9/25&9/26

從大學二年級開始知道學校有華語文教學這個學程,但因為前幾學期都開在系上必修的上課時間,因此一直沒有機會修習這門課程。如今都大四了,雖然之後還是會繼續進修讀碩士,但難免還是會替未來的出路擔心。如今已有不少外國人在學習中文,也覺得這項技能在為來可能會用上,因此就開啟了我的華語文教學學習之旅。

這是第二次上課,課堂中用聯想的方式去看第一直覺你想到什麼,有趣的是我們的第一直覺想出來的東西不一樣的地方,有可能跟我們學的科系或是家庭背景等有相關,而相同的則是來自我們的日常印象或是刻板印象。有些事情雖然沒有被規定,但我們不自覺的會往那些方向去聯想,多數人認為的事,我們很容易去跟隨或是相信,這或許是華人社會中的一項特色吧!

課堂中做了大量的文題思考以及討論,透過相互討論去看看其他人在想些什麼,也吸收了不同人想傳達的想法。其中有兩項議題我印象很深刻,第一個是關於新住民以及原住民,另一個則是同性婚姻的議題。

對於新住民和原住民我們總會有個主觀的刻板印象,認為新住民的家庭較弱勢、學習狀況不好,或是原住民就一定很會唱歌、酒量很好,我們沒有惡意,但在無形之中自動幫他們貼上了標籤。社會設立了「新住民」和「原住民」的詞,但設立這些詞真的是尊重他們嗎?會不會因為這些詞把他們和其他人劃分開來了呢?

而同性婚姻的議題早在好幾年前就受到關注,我自己是非常支持的,但我也尊重其他人有自己的想法,前提是相互尊重。常常在社群媒體上看到反對的人肆無忌憚的謾罵,以及各種言論或是肢體的攻擊,明明同性戀也沒有做出傷害他人的行為,卻一昧的批評。雖然大家的想法不同,現在也是的言論自由的社會,但我覺得最基本,要做尊重。我的身邊有許多喜歡同性的朋友,我不喜歡提到「同性戀」這個詞,因為一般人也不會特別問:你是異性戀嗎?只因為是少數族群,所以所以將他們分化了。明明一樣都是人,但卻不被接受不被理解,有時面對最親近的家人也們辦法說出最內心的感受。

這兩堂課裡,透過不斷分享以及交流自己的想法,讓自己的視野不只是侷限在自己的世界裡,也學到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,當你接收到訊息,不要只是全盤接受,而是也要去思考、提出問題。

留言

  1. 貼標籤確實有其不良善的一面,但它也是適應社會的方式之一。我個人認為人在尋找安全感時,實際上是很常運用標籤來幫助自己適應環境或改變。這在短期內不會立刻改變,不過同樣的,就像台灣的民主也才30年,我覺得我們在許多議題上,如住民稱呼、同婚、性別平權等,都在慢慢進步中喔!!

    回覆刪除

張貼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10/30

10/16